为全面准确把握教育部2024年春季学期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专题,上好“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14日在测绘楼508组织召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全体《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晓莺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成莉、蔡东伟两位教师分别就“读懂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专题进行说课。周成莉老师从中国式现代化从哪里来、中国式现代化“特”在哪里、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实践路径等。蔡东伟老师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意义,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两位教师不仅厘清了专题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重点难点,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补充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方法。
与会人员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和思政育人目标等展开教学研讨,校后勤保障处处长许亚男也谈到了“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案例尽量结合我们身边的例子,比如在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内容时,可以就前段时间校园检修造成出行不便,其实是雨污分流工程,推动环境治理。”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晓莺对本次备课会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实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切实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形势、把握国家当前的大政方针,要聚焦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布局教学内容,在生动性、吸引力上下功夫,讲好“大道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文/图 张梦雨)
编辑:陈晶晶 审核:付海莲 欧阳霞 华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