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周义朋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晶晶教师开展“双师同堂”教学

发布人:李金花  发布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13

1217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江西好人”周义朋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晶晶共同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学内容,让思政课既走“新”更走“心”。

周老师,您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我和同学们都敬仰已久,今天这样‘面对面’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一直有个疑问想请教您:‘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在戈壁荒漠坚守15年?’”围绕陈晶晶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课堂对话访谈活动随即开始。周义朋老师以“科教报国,情怀育人——戈壁滩上的东华理工人”为主题,通过“15个春秋,13个中秋、5个春节、2次生命危险,最长11个多月没回家……”等一串串数字,声情并茂的讲述了他扎根边疆戈壁十五载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将课堂搬进戈壁荒漠,带领学生攻坚克难,突破一道道技术难关的奋斗故事。



在教学互动中,同学们就“在与‘戈壁’为伍的漫长艰难的岁月里,您有想过退缩吗?”“我觉得我们青年学生都是渺小的个体,我们怎么才能像您一样,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等问题与周义朋老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开弓没有回头箭,必胜的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周义朋老师勉励学生,“每个个体都是伟大的。在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要不断提升本领、锤炼意志,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勇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为祖国贡献自己应有之力。”

在课堂上,陈晶晶老师就“如何厘清新时代爱国主义认识误区”这一问题,从将爱国情感和爱国行动相割裂、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等同、将经济全球化和爱国主义相对立以及将爱祖国和爱国家相割裂四个方面一一作了生动讲解,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爱国主义的认知,更使他们坚定了爱国力行的使命和责任。

此次“双师同堂”课程旨在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全方位助推先进典型人物“从天边到身边”“从个体到整体”“从感动到行动”的思政课育人效果,有效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感和号召力。同学们纷纷点赞,林琰皓同学感叹道,这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思政课,感觉受益良多,两位老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可以进行教学互补,让课堂学习内容更新鲜、更全面、更精彩,并表示希望还能继续有这样的双师课堂。同学们更表示,要从周义朋教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在传承核军工文化的同时,做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文/王海宁 图/王羿)

编辑:李金花   审核:付海莲 华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