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副书记刘紫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建设与改革调研

发布人:李金花  发布时间:2020-05-20   浏览次数:743



为了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519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刘紫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参加调研会。

 调研会上,各教研室主任分别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交流汇报。他们普遍认为,要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应该做到“三优”。通过“专家+助教”的形式,让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做专家,做到“师资创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做到“教法创优”;通过科研和教研的结合,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做到“科研创优”。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华启和指出,可以从四个“结合”上下功夫,推动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即顶天与立地的结合、能力提升与集体备课的结合、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的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晓莺提出“一改二创三优”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思路。“一改”就是改革教学方法:由教师讲解到教师引导的转变,由“单向传授”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二创”就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把党的最新理论和讲话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规定的“4+1”模式改革为“4+1+X”模式,增加核军工文化为选修课。“三优”就是打造好“名师工作室”、“金课”、“科研创优”等。

 刘紫春副书记对思政课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疫情期间,广大思政课教师录制了15堂思政示范课程,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思政课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做好思政课改革,需要做到“深扎根”,“求鲜活”,“强树冠”。所谓“深扎根”,就是教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谓“求鲜活”,就是要做到理论鲜活、语言鲜活、案例鲜活。所谓“强树冠”,就是要有“名课”、“名师”、“名篇”、“名著”,要做出特色,树立品牌。

 最后,刘紫春副书记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尽快制定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案,将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落细,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虞新胜、图/陈明华